学校首页
 
 首页  部门概况  通知公告  规章制度  宣传教育  服务指南  户政服务  相关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法制园地>>正文
 
 
消防基础知识
2020-11-27 09:25  

1、 消防的概念?

消防是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的简称,是人类在同火灾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项专门的防火和灭火、具有社会安全保障性质的工作。

2、什么是火灾?

火灾就是在时间和空间失去控制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叫做火灾。

3、什么叫燃烧?

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或)发烟的现象,称为燃烧。

燃烧应同时具备三个特征:即化学反应、放热和发光,具备一个或两个特征不能称为燃烧。

例如,通电的电炉子虽有发光和放热现象,但没有进行化学反应,只是进行了能量转换,故不能成为燃烧;生石灰遇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但它没有发光,也不能称为燃烧。

4、燃烧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可燃物。凡能在空气、氧气或其它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

助燃物。凡是与可燃物质相结合并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助燃物实质上就是氧化剂。

着火源。凡是能引起可燃物燃烧的热能量源,统称为着火源。着火源可分为明火焰、炽热体、火星、电火花、化学反应热和生物热、光辐射。

链式反应。大多数的有焰燃烧都存在着链式反应。

5、火灾是如何分类的?

根据物质燃烧特性把火灾分为A、B、C、D、E、F六类。

A类火灾:指固体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灰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融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 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 指金属火灾。如钾、纳、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E类火灾: 指电气火灾。

F类火灾:指油锅内火灾。

6、物质燃烧时释放出那些主要气体?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氰化氢、氯化氢、二氧化硫、丙烯醛等有毒气体。

统计资料表明,发生火灾时,在死亡的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是被火直接烧死的,而是由于烟气的危害造成的。如1972年5月,日本“干日”百货大楼火灾死亡118人,其中有93人是因烟熏或有害气体中毒而死的。1993年4月12日,唐山林西百货大楼火灾,79人丧生,法医鉴定,这些遇难者中除1人系跳高空坠落死亡外,其余均为一氧化碳及其它毒气窒息死亡后被焚烧。2000年12月25日,洛阳东都商厦火灾四楼歌舞厅死亡的309人全部系窒息死亡。可见在遇到火灾时,防止烟雾及有毒气体的侵袭尤为重要。

7、灭火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即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和化学抑制法。

冷却灭火:水能够大量吸收热量,使燃烧物质的温度迅速降低,最终导致燃烧终止。

窒息灭火: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需要在其最低氧浓度以上进行,低于此浓度时,燃烧不能持续。通常在氧浓度低于15℅时不能维持燃烧。

隔离灭火:把可燃物与引火源以及助燃物隔离开来,那么燃烧反应就会自动终止。

化学抑制灭火:只要能够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者能够迅速降低火焰的氢离子、氢氧离子等自由基的浓度,燃烧就会终止。

8、“三懂三会”的内容是什么?

懂基本消防知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知识,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9、 常见的火灾原因有哪些?

(1)人为造成的火灾。

①使用明火不慎引起火灾;②安装、使用电器不当引起火灾;③违章操作引起火灾;④忽视消防安全引起火灾;⑤小孩玩火引起火灾;⑥纵火;⑦静电放电引起火灾。

(2)自燃、雷击引起的火灾。

①自然引起火灾;②雷击火灾。

10、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组织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11、如何正确报火警

发生火灾时,拨打“119”火灾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警,但必须讲清以下内容。

报警时,要报起火地点和起火物,火场燃烧的程度,以及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便于消防部门进行联系。

报警后,要派人到岔路口迎接消防车,并进行引导,以便使消防车能尽快、顺利地到达现场。

12、逃生自救知识

(1)熟悉环境,记清方位,明确路线,迅速撤离;

(2)通道不堵,出口不封,门不上锁,确保畅通;

(3)听从指挥,不拥不挤,相互照应,有序撤离;

(4)发生意外,呼救他人,不拖时间,不贪财物;

(5)自我防护,低姿匍匐,湿巾捂鼻,防止毒气;

(6)直奔通道,顺序疏散,不入电梯,以防被关;

(7)保持镇静,就地取材,自制绳索,安全逃生;

(8)烟火封道,关紧门窗,湿布塞缝,防烟侵入;

(9)火已烧身,切勿惊跑,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10)无法自救,向外招呼,让人救援,脱离险境。

 

 

 
版权所有:吉林外国语大学保卫处               网站技术支持:吉林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