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处置工作,形成统一领导、职责明确、规范有序、反应灵敏的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从学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应急方案。
一、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组长:主管安全工作副校长
副组长: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组员:校长(党委)办公室、宣传部、学生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国际交流学院、研究生院、总务处、保卫处、后勤服务中心、信息技术中心等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及时掌握、分析各类信息,研究确定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决策,负责突发事件的协调及其相关组织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1)政治稳定工作。(党委办公室)
(2)协调工作。(校长办公室)
(3)刑事、治安、消防工作。(保卫处)
(4)医疗卫生、防汛防大风、安全生产工作。(总务处、后勤服务中心)
(5)涉及学生的相关各类事件。(学生处)
(6)涉及外教的相关各类事件。(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7)涉及留学生的安全工作。(国际交流学院)
(8)涉及研究生的相关各类事件。(研究生院)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执行学校突发事件领导小组作出的各项决定,负责突发事件的协调及相关组织管理工作,及时掌握、分析重要信息并提出处理意见报校领导小组,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2.领导小组及其下设办公室等具体工作职能
(1)领导小组组长:负责统一部署、指挥突发应急事件。
(2)领导小组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协调指挥各部门、各单位工作,恢复校园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3)校长(党委)办公室:做好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负责学校机要保密工作;信息汇总与通报;向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及时汇报处置突发事件工作的动态;安排好各级值班;做好校内公务车辆安检工作,保证人员车辆随叫随到;如有需要,做好相关接待安排。
(4)宣传部:根据领导小组指示,组织好对内、对外宣传,防止境内外媒体进行恶意报道;发挥新闻中心作用,做好事件的正面宣传报道。
(5)学生处:在涉及学生的突发事件中,学生处要深入各学院和学生公寓,随时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发生紧急突发事件,学生处有关人员要坚守岗位,指挥各学院做好有关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化解工作,并与辅导员一起及时到现场进行疏导和劝阻,同时向领导小组汇报进展情况。
(6)保卫处:建立保卫工作联络网,确保校内校卫队员、门卫、更夫与事发部门地点的信息畅通。建立与公安、兄弟院校保卫处的信息渠道。收集师生员工的动态信息,密切关注公共场所的学生动向。积极参与事件(故)的处置,按规定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情况。负责现场保护、配合公安机关案件侦查、追踪,以及学校重点要害部位的保卫工作,保障学校人身财产安全、维护校内治安、消防、交通秩序和紧急状态下师生员工的疏散。
(7)总务处:加强对校车管理,加强对配电间、老化线路、电梯、水泵房、锅炉房的检修,以及特种设备和重点部位要专人专管。如有特殊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
(8)后勤服务中心:加强对食堂、超市、洗浴中心等重要部位监管,负责与疾控中心、卫生防疫站等部门联系与沟通,确保饮食安全。
(9)信息技术中心:加强对校园网的监管,及时发现和掌握各类校内外的舆情,阻断不良信息。一旦发现不良信息,立即清除。掌握舆论主动权,未经相关部门审批,不得发布事件(故)内容信息。收集国际、国内最新信息,适时向校领导小组汇报最新情况,做好在一定范围内网络覆盖和屏蔽工作。
(10)团委:在涉及学生的突发事件中,团委要在学工部统一组织下,配合工作。引导各社团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系列活动,正面引导学生;发挥团委、学生会干部的作用,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控制广播室,按规定及时向学工部汇报情况。
(11)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和国际交流学院:在涉及外教、留学生的突发事件中,要随时了解和掌握事件的进程以及人员思想动态,发现异常要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确保政治安全和人身安全。
(12)研究生院:在涉及研究生突发事件中,要深入实际,掌握研究生思想动态,妥善处理各类问题,并将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13)各学院:做好涉及各类事件的重点人员工作,正向引导,减少不稳定因素;了解本学院师生思想动态,及时向校长(党委)办公室及有关部门汇报;各学院负责人要组织力量做好相关影响涉事人员的工作,特别是在敏感时期,为做好学生的稳定工作,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思想统一工作,与校领导小组处置原则和措施保持一致,注意言行,不允许在学生中散布不负责的言论和不满情绪,诱发学生的不稳定因素。
(14)总值班:接到报告或巡逻发现问题后,除留守人员负责对外联络,其余人员应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有关人员实施抢救或保护好现场;若接到重大恶性事件报告后,在立即报告领导小组或校领导的同时,通知校卫队员关闭所有学校大门,封锁通向外围道路、河流,禁止所有人员、车辆的进出;视案发情况,组织校卫队员、巡逻队员对可疑人员进行围追堵截,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对案件的态势、人员进行控制;对现场情况做一定了解后,将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记录在案,并报保卫处、校领导,或协助公安部门做好案件侦破工作。
(15)在校师生员工:当校区发生重大事件时,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或值班室,视情况见机行事;参与做好现场保护警戒工作,对已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一经发现立即报告保卫处,并尽力组织现场力量,保护现场,严禁任何人员进入,等待保卫处或警方前来处理;全力配合公安部门做好案件的侦破工作。
二、工作措施
1.做好学校内部的政治稳定工作
学校各单位要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认真做好学校内部的政治稳定工作。注意师生员工(包括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敌、社情的收集上报工作,防止“法轮功”分子、境内外敌对分子、反动宗教分子的破坏活动,及时收缴各类非法宣传品,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预案,各单位要通力协作,圆满处置好各类突发事件。
2.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工作
学校保卫处会同相关单位,认真做好冬春防火工作,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防火宣传活动,向广大师生员工宣传防火安全知识,对新生进行入学法制安全教育。通过校报、板报、广播、网络、电子显示屏等形式进行广泛的防火宣传,配合各基层单位举行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和教职工进行安全逃生演练,火灾事故灭火安全演练;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
3.督促和检查各基层单位加强安全防范工作
学校保卫处联合各基层单位,认真开展经常性安全大检查,集中排查各类安全隐患,杜绝火灾和其它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到要害部位每周检查一至二次,如:学生宿舍、配电室、施工场所、锅炉房、电梯等特种设备,做到每次检查都有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要分别下达整改通知书,并监督落实情况。并将各类隐患整改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确保校园平安稳定。
4.加强对驻校工地的暂住人口和其他承包业户流动人口的管理
学校保卫处会同总务处、后勤服务中心,对驻校工地的暂住人口和其他承包业户流动人口,进行清查,登记造册,加强管理,防止外来人员扰乱校园治安秩序。对违法犯罪活动要给予严厉的打击和处理,对校内发生的各类治安案件要及时组织警力予以查处,保证广大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积极完善校园110的职能作用,做到有警出警、无警巡逻,采取灵活实用的方式,实现快速反应,降低发案率,保障师生员工权益不受侵害。
5.加强校园周边的综合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定期开展校园周边秩序集中整治活动,净化校园环境;对校园附近的流动商贩、小吃摊点及扰乱校园秩序的闲散人员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请上级有关部门依法清理;加强校门管理,严格车辆检查和各类人员出入登记,加强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管理,确保校园交通安全。
6.加强情报信息收集工作,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学校各单位要密切关注教职工、中外学生的思想动态,如果发现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不良因素,要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做到不迟报、不误报、不漏报、不瞒报。保证信息联系畅通,为领导小组正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7.做好学生饮食后勤安全管理工作
学校保卫处会同后勤服务中心,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加强饮食、饮水卫生安全的监督,保证食堂饮食卫生质量达标。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标准,同时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和要求,避免学生因饮食卫生、质量、价格、服务等问题而引发事端。
8.加强值班值宿制度落实,发挥校园监控指挥中心作用
学校各单位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保卫处总值班室或校园监控指挥中心报告,保卫处坚持二十四小时值班值宿制度,同时安排校卫队员、巡逻车二十四小时进行不间断的校园巡逻,若遇有突发事件,能做到快速反应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控制局面,维持秩序。
三、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1.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火灾 事故 |
报告程序及处置办法 |
备注 |
报告程序 |
处置措施 |
校区楼舍内局部发生火灾事故 |
发现人若发现火情后要迅速报告校保卫处值班室或校内报警中心5110。保卫处要向学校主管领导报告。重大火灾保卫处要向上级公安消防部门报告。 |
1、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材赶赴火场进行扑救; 2、发现人或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根据情况组织疏散; 3.火势凶猛要报告消防指挥中心119; 4.派出专门人员到路口或校门等待并引导消防车辆进入火灾事故现场; 5.消防车到来之前,以校区内消防安全员和教职工义务消防队为主(学生除外)进行义务扑救。 |
1.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2.学校安全委员会和教师迅速组织人员逃生,先救人后救物; 3.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 4.属电源引起的火灾,要切断电源; 5、判断火源,总结教训。 |
2.被盗案件应急处置
刑事案件 |
报告程序及处置办法 |
备注 |
报告程序 |
处置措施 |
基层各单位发生物品被盗或教学设备被盗等案件 |
部门发现人或知情人员发现被盗案件时,要迅速报告保卫处值班室或校内报警中心5110,案情重大的,保卫处要向学校主管领导报告并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 |
1.保卫处接警后,要立即启动预警机制; 2.保卫处主管刑侦、治安工作人员要迅速赶赴现场,加强现场维护和各项保护工作; 3.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协助公安机关勘察现场,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控制知情人,向公安机关提供有价值线索。 |
1.对案件现场及重大案情做好保护现场和保密工作; 2.控制知情人,做好舆情研判工作; 3.做好善后处理工作,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
3.治安案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治安案件 |
报告程序及处置办法 |
备注 |
报告程序 |
处置办法 |
1.展示反动标语,散发反动传单; 2.非法燃放烟花爆竹; 3.进行非法传销; 4.散发非法广告; 5.散发迷信宣传品; 6.寻衅滋事; 7.结伙斗殴; 8.现场绺窃; 9、非法传教。 |
各区段治安执勤人员或现场当事人发现违法乱纪行为发生,立即拨打校内报警电话5110或报告校园110巡逻车。并逐级上报学校保卫处值班室或主管领导。 |
各区段治安执勤人员查明情况后,要迅速报告保卫处总值班或主管领导调动校卫队、治安科人员赶赴事发现场,控制当事人,并将有关当事人带到保卫处处理,案情严重的,经主管校领导批准后,移交上级公安机关处理。 |
一般治安案件校保卫处调查处理,构成较大治安案件的交上级公安机关处理。 |
4.交通事故应急处置
交通事故 |
报告程序及处置办法 |
备注 |
报告程序 |
处置办法 |
1.车辆碰撞,堵塞交通; 2.发生人员伤亡交通事故。 |
1.现场当事人或治安巡逻人员首先向保卫处值班室或学校报警中心5110报告; 2.保卫处值班员向处领导报告; 3.确定事故属实后向主管校长报告。 |
1.学校内发生交通事故后,迅速派出警力维护事故现场,视情况向公安交警报警中心122报警,有人员伤亡的首先报校内医务室救助,或由校内医务室拨打120请求救助; 2.控制当事人和车辆,配合当地公安交通警察大队勘察现场; 3.及时通知受害者单位、家属及监护人做好善后工作; 4.配合交警做好事故处理后续工作。 |
1.定期对广大师生员工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或进行交通安全提示; 2.健全完善道路交通安全标志; 3.加强日常交通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4、配合交警清理校门周边非法营运车辆。 |
5.人员密集场所、大型会议活动、人员拥挤发生踩踏事件处置
踩踏事件 |
报告程序及处置办法 |
备注 |
报告程序 |
处置办法 |
1.人员密集场所超员; 2.大型会议活动疏散通道不畅通; 3.教学楼楼道拥挤; 4.不明原因停电。 |
1.学校开展大型室内会议活动,事先应研究安全疏散应急方案,并做好事前安全检查工作; 2.相关单位开展活动前要向学校保卫处备案,由保卫处向上级公安机关或消防部门报告具体会议活动内容、时间、参会人员、安全应急疏散预案等,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3.做好大型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措施到位,保障有力。 |
1.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件时,立即向学校主管领导报告,保卫人员要迅速进入中心现场切断后面群众通行; 2.抢扶救援被压倒的学生,并立即报校医务室救助,或由校医务室拨打120请求救助; 3.组织教师救援队伍,疏散拥挤的学生; 4.因踩踏受伤的学生送当地就近医院抢救治疗,并通知受伤学生监护人; 5.做好其他学生思想稳定工作,解除学生恐怖心理,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
1.对学生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文明养成教育; 2.完善和健全消防应急照明系统; 3.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安全疏散演练; 4、教育学生,特殊情况发生时不要慌张,要冷静、要听从指挥。 |
6.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处置
自然灾害事故 |
报告程序及处置办法 |
备注 |
报告程序 |
处置办法 |
1.地震; 2.洪水; 3.大风、雨雪天气; 4.楼舍柱梁倒塌。 |
1.发生灾情后,首先向后勤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协查通报; 2.立即向学校主管领导报告; 3.向当地政府或上级教育部门报告; 4.保卫处要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警力立即赶赴现场救援。 |
1.启动抗灾抢险工作预案; 2.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成员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出紧急警报; 2.有受害影响的教师和学生立即停课; 4.组织教师和学生有序撤退到安全地带; 5.组织相关人员封闭抢险场所; 6.切断电源和各种明火,防止发生其它灾害事故; 7.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求助; 8.对受伤人员进行转移和救治处理; 9.组织校卫队员加强要害部位和贵重设备的安全保卫工作和值班值宿工作。 |
1.密切注意气象、地震灾害预警预报; 2.遇到自然灾害事故时,教师及相关人员冷静、果断,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稳定师生情绪,控制事态发展,避免发生混乱; 4.有新闻采访要请示上级主管领导批准,避免报道失实; 5.定期组织教师学生进行安全防范疏散演练; 6、关注舆情信息和其它不实报道,采取果断措施。 |
7.学校紧急状态应急处置
紧急状态 |
报告程序及处置办法 |
备注 |
报告程序 |
处置办法 |
1.学生聚集出校游行; 2.外来暴力事件; 3.校园恶性伤害; 4.敲诈勒索案件; 5.严重殴打突发事件。 |
1.当事人或治安巡查人员发现警情要向保卫处值班干部或向保卫处领导直接报告; 2.保卫处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3.组织全体校卫队员进入案发现场,进行现场救援; 4.查明案情后要向学校主管领导报告,经校领导批准后,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
1.保卫处值班干部必须在第一时间向主要领导报告; 2.根据警情决定是否启动紧急预案,或拨打110报警电话; 3.组织保卫人员和学生工作人员控制事态发展; 4.配合公安机关制止不法分子侵害; 5.保护现场,保护物证; 6.协助有关管理部门调查,了解事态发生真实情况; 7.总结经验教训,向主管部门报告情况。 |
1.对学生加强日常道德品质教育和学生手册学习; 2.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和遵纪守法的意识; 3.加强日常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校园稳定; 4.学生管理部门要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发现异常,要耐心做好思想引导和教育工作,保证学生队伍稳定。 |
8.班车(接送教工)突发事故应急处置
紧急状态 |
报告程序及处置办法 |
备注 |
报告程序 |
处置办法 |
1. 车辆故障; 2.交通阻塞; 3. 行车事故。 |
1. 驾驶员在第一时间报告总务处负责人及车辆租赁单位; 2. 总务处向校长办公室和教务处通报情况; 3. 总务处向学校主管领导报告。 |
1.总务处迅速调拨车辆,在最短时间内将教职员工送达目的地; 2.驾驶员及时有序疏散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拨打110、120、119报警电话; 3.配合公安交通警察大队勘察现场; 4.配合交警做好事故处理后续工作; 5、驾驶员通知车上任课教师与相关学院联系,说明情况。各学院告知学生上课教师迟到的原因及可能迟到的时间等,共同维护好学校的教学秩序。 |
1. 定期对班车进行安全检测; 2. 定期对班车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及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培训; 3.定期对教师进行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培训。 |
9.留学生(外籍教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紧急状态 |
报告程序及处置办法 |
备注 |
报告程序 |
处置办法 |
1. 打架群殴事件; 2. 自残、自杀、自虐事件; 3. 离校出走或失踪事件; 4. 重大失窃事件; 5. 留学生宿舍发生火灾事件; 6. 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7、留学生校外聚会酗酒,不省人事。 |
1. 当事人或治安巡查人员向保卫处值班干部或领导直接报告; 2.保卫处向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国际交流学院协查通报; 3. 保卫处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4.保卫处查明案情,向学校主管领导报告,视情况经校领导批准后,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
1.保卫处值班干部必须在第一时间向主管校领导报告,并向相关部门通报;发生事件后,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国际交流学院教师及时到达现场,协助处理问题; 2.根据事件程度和性质决定是否启动紧急预案,或拨打110、120、119报警电话; 3.组织保卫人员控制事态发展; 4.保护现场,保护物证; 5. 协助相关部门进行案情调查; 6. 配合公安机关制止不法侵害。 |
1.对留学生和外籍教师加强校规校纪教育和治安消防等安全教育; 2.对留学生和外籍教师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加强遵纪守法自觉性; 3. 对留学生和外籍教师的思想动态进行观察,发现异常,要做好思想疏导教育工作; 4. 加强日常安全保卫工作,确保留学生和外籍教师人身、财产安全。 |
10.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紧急状态 |
报告程序及处置办法 |
备注 |
报告程序 |
处置办法 |
1、网站(微信、微博)不良信息事故; 2、网络恶意攻击事故; 3、学校重大网络事件。 |
1、网络安全事故发生后,网管员或发现者第一时间向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汇报; 2、领导小组组长视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3、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政令畅通,做好保密工作。 |
1、学校网站(或微信、微博)一旦发现问题均由学校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指定相关人员与有关部门沟通,尽快保全证据并处理事故,将影响降到最低; 2、备份不良信息出现的目录、出现时间。打印不良信息页面留存; 3、领导小组迅速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根据情况依法对外发布有关消息和向上级进行事故汇报,全面组织各项网络安全防御,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应急任务; 4、删除不良信息,并清查网站所有内容,确保没有任何不良信息。隔离出现不良信息目录,使其不能再被访问; 5、从事故发生到处理事件的整个过程,必须保持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解释此次事故的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处理过程; 6、针对事故,总结经验,确定安全措施,加强防范。 |
1、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遵纪守法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2、网站管理员应定期巡检网络信息内容和安全情况; 3、分析网络,确定事故源,按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
四、工作要求
1.根据事故现场类别,各分管领导小组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
2.加强组织纪律性,严守工作岗位,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格执行现场报告请示制度,绝不允许擅自行事;
3.根据安全需要,对事故现场及时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确保事故现场救援秩序;
4.严密监察事故现场动态,提高警惕,严防社会敌对势力和社会公共安全危险分子制造事端,要及时掌握现场信息,及早发现、及早控制、及早处理、及早平息,确保现场安全。
五、对外通讯联络报警电话
吉林省教育厅安全处:0431-88904027
净月大街派出所报警电话:0431- 84519177;84514998
净月公安交警大队报警电话:0431-84517993
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
净月消防救援大队报警电话:0431-84518119
火灾事故报警电话:119
吉林外国语大学保卫处电话:0431-84565240
吉林外国语大学盗警、火警电话:0431-84565110